國中教育會考,倒數十七天~~相信你應該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提昇手感的作文複習了吧?!
今天,我們來談一談試題分析,畢竟,要能準確審題,才會達到「知己知彼」的高妙境界;能夠明確掌握題目走向,也才能清楚掌握自己已儲備完成的素材寶庫,再搭配上一篇所提及的「每天練習」,完成手感提昇訓練,才能順利在試場上,無往不利。
首先,先看這十年來的寫作測驗題目:
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上的列表中,歸納出有些題目屬於同一種類型,今天就先試著分析第一種類型:體驗生活。
在第一類型的範疇裡,所強調是「對生活變化的感受與體會」,96年、97年、101年的題目,都可以歸納為這一個類型。
題目:夏天最棒的享受(96年一基)
說明:說明:豔陽高掛,暑氣炎炎,有時讓人精神振作、充滿活力,有時又使人汗流浹背、苦不堪言。你可能很喜歡在酷熱的夏天裡運動、閱讀、乘涼,甚至吃火鍋……。你覺得在夏天最棒的享受是什麼?請寫下你的經驗、感受或想法。
題目:那一刻,真美(97年二基)
說明:生活中有許多動人而美好的時刻:也許是走出戶外,發現山的壯麗與海的遼闊;或者是閱讀的時候,某段文字觸動了內心;也可能是在大雨中,看見父母為子女遞送雨傘的身影……那些動人的時刻,總是給我們美好的感覺。請寫下你生活中美的那一刻,說明它的特別之處,以及你的感受或想法。
題目:影響生活的一項發明(101年基測)
說明:想像一下,沒有眼鏡、牙刷、沖水馬桶、鞋子、照相機……,生活會有什麼不同?許多發明對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:鎖的發明,除了保護居家的安全也是對個人隱私權的一種宣示;藥物的發明,除了紓緩個人身體的不適,也可以控制人類疾病的蔓延,但有時也可能因濫用而危害生命。請寫出一項發明,就你的經驗或見聞說明它對生活的影響。
經由這三個題目的呈現,我們可以知道「時間」的變化,會帶來環境的變遷,藉由四周景物、或是產品的發明,都會使生活在其中的我們,有不一樣的感覺,帶來成長的省思。這樣的題目,我們可以怎麼寫呢?抑或是要注意什麼細節呢?
一、物換星移的改變。
既然是透過「時間」的變化,我們才有不同的感受,當然可以從「時空轉移」的角度入手。由四季變化、早晚時間移動、或是古今時間的變化破題,都可以幫助你明確的將題目中的「時間」確定下來。
96年考題的「時間」很明確,你只能寫「夏天」,除了可以寫下四季遞嬗的流轉,更可以藉由四季的轉動,突顯出「夏季」的特色。
97年考題的「時間」由自己決定,必須挑選時間軸上的「一個點」才能彰顯出題目中的「那一刻」。所以,「時間」定義一定的清楚明確,例如:你想寫「運動會」這個經驗,時間軸上的一點必須是:跌倒的瞬間、領獎的當下、或是流淚的剎那……,而不是像流水帳一般的寫下整個運動或從早上進場、比賽過程,直至閉幕散會的整個經過。如果「時間點」無法明確指出,就有「離題」的危機喔!
101年考題中的「時間」綿延很長,要能寫出由「古」至「今」的對照,才有機會顯現出古今異同,強化「發明」的可貴。
二、個人經驗的展現。
這三個題目,都有要求寫出「自己」的經驗。所以,你一定要寫下自己的獨特感受!
由於害怕自己沒有什麼豐功偉業,寫出的經驗不夠漂亮,往往容易用「別人」的經驗來替代,所以,常常看見「我的朋友……」、「聽說……」、「我看過……」等等話頭,來講述經歷過程。這樣的寫法是不對的!題目特別要求要寫上自己的經驗,通篇都是別人的經驗,想當然耳就容易陷入「離題」的風暴中呀!
三、分享「一個」經驗即可。
題目中出現「最」、「一刻」、「一項」,都是要求你寫下「唯一」的感受。千萬不要自作聰明,自以為連帶延伸出多樣感受,就會呈現出偉人性格,造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。有這種想法,你就錯啦!因你的畫蛇添足,有極高可能讓你自己陷入「離題」的泥淖中阿!
這樣一來,這三種題型有沒有比較容易掌握了呀?
還是老話一句:「今晚,快提筆寫一篇吧!」